《南京医科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这些年,“一带一路”上的南医方位!

摘要:  11月 11日,2019“一带一路”健康促进紫金论坛在南京医科大学召开。来自11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们应邀出席。期间成立了“一带一路”健康促进联盟。“一带一路“健康促进联盟依托共享联盟成员的资源与研究优势,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国家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策略与措施,为国际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国内知名医科大学、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南医大近年来围绕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做了哪些事?  利用人才技术优势服务“一带一路”民生健康“医学无国界”。医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南京医科大学把重大医学研究突破和技术进步主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医大一附院肝胆中心主任王学浩教授,率先在国内建立活体肝移植技术规范化体系,并建立多个院士工作站。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孔祥清教授团队发明了对称型镍钛合金封堵器,实现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突破,目前已在18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累计治疗 10万例患者。  南医大附属南京医院陈绍良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和发展心血管介入事业,创立了DK-crush新技术,被世界同行广泛运用,长期以来为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输入先进医疗技术和人才。  健康江苏研究院院长王长青教授对传统医学与国家卫生系统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提供了决策借鉴。  传承优秀南医精神 扛起“一带一路”健康责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从 1964年戴传孝医师援桑给巴尔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到 2010年获得桑给巴尔卫生部奖章并受桑给巴尔总统接见的援非医疗队员李怀奇,南医大先后有 200多人次赴“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医疗援助。  第一附属医院房颤中心陈明龙教授团队帮助孟加拉国开展该国历史上第一台三维导航房颤导管消融手术,带领这个南亚国家在心律失常的治疗领域步入新时代。  范志宁教授团队用新技术、新方法扶持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消化内镜医疗建设。  二附院先后两次组织医疗队赴柬埔寨进行义诊,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帮助。  建立新科室、开展新项目、培训医疗人员、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南医人沿着“丝绸之路”给人民带去的是健康,留下的是真情,是一支支“永不离开”的医疗队。  打造优质南医教育助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学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量身培养专门医学人才。  2018年,学校获得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现场免检高校,连续两年获得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最高奖项。  留学生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全英文培养走在前列,组建全英文教学督导组,在全国建立首支全英文标准化病人团队。10多年来,学校已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培养了近千位医学专门人才,他们已成为地方医疗技术骨干力量。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胰腺中心为专业依托,高质量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国家胰腺外科医生的国际胰腺培训班。  第一附属医院还携手四所国际知名医院发起“国际胰腺中心英才培养联盟项目(IFNGPS)”,为全球的年轻胰腺外科医生提供交流平台和优质培训,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共同提升,最终惠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广大民众。  留学生研究生教育也在持续扩大,增加了公共卫生国际硕士招生,并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心脏介入进修培训项目,目前已有一名印尼博士完成培训。  首创海外教学医院,将临床教学标准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2017年,印尼皇家PRIMA医院挂牌成为我校首家海外教学医院,开创国内留学生教育先河。今年,还将有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所医院挂牌,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标准将在海外陆续推广。  倡导高质量交流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健康治理目前,南京医科大学的校级合作伙伴遍及23个国家及地区的74所大学、学术机构。  "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BRIMEA)成立,联盟覆盖18所国外大学,28所国内大学,南医大是46个创始成员高校之一。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大力发展全球健康中心,开展国际前沿科技合作———协助孟加拉母婴生殖健康的规范化体系建设,联合开展重金属暴露与不良出生结局研究;联合柬埔寨、泰国等国申报“亚太地区热带病协同监测响应体系的构建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组织了“一带一路”医药健康发展学术论坛,加速融入“一带一路”生物医药发展总体布局。  在合作中发展,在服务中壮大。新时期的南医大必将继续坚持合作共赢、包容互鉴理念,发挥特色与优势,深耕厚植,让现代医学的文明之花在“一带一路”沿线艳丽绽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003次访问,全刊已有801527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