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器官移植后有望终生免服抗排异药
王学浩院士团队临床研究取得新突破

   期次:第572期   作者:张彦会 陈思宇 陆云杰   查看:90   


  本报讯 11月10日至11日,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及我校主办的“2017医学免疫与临床应用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一附院肝脏移植外科主任王学浩教授团队宣布 “调节性T细胞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望让患者摆脱终生服用抗排异药。
  一般情况下,为避免排异反应,患者器官移植后需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但是,该类药物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极大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活体肝移植术后的患者前几年每年要花费数万元在免疫抑制药物上,即便过几年进入稳定期,一年也需1万元左右的药物费用,对于许多患者家庭而言都是巨大的负担。”团队成员介绍说,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还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产生损害,增加诱发肿瘤和感染的风险。
  身体为什么会排斥 “外来”器官?原因在于,人类的免疫系统是人体的 “武装力量”,其最大特点就是能辨认“敌我”并清除“敌人”,保护自己。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植入的异体器官同样会被这支军队识别为“入侵者”而加以攻击,引起移植排异反应。
  幸运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存在着一群调节性T细胞(Treg),其作用相当于“宪兵部队”,可以管控机体免疫水平。该群细胞是上世纪发现的在自身免疫稳态中起核心地位的T细胞亚群,经过近二十年的基础和临床前研究,于2010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04年,王学浩院士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围绕Treg临床应用的难点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如何实现器官移植后“不排己”?团队研究的“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诱导治疗”把患者自体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培养并“训练”它们“不认生”,生成“认识”捐献器官的、“私人定制”的调节性T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则可以使人体对移植物 “认异为己”,避免排异反应,从而解除患者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痛苦。
  2013年,南医大一附院和南医大附属江宁医院战略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以临床调节性T细胞临床研究为主要方向的GMP实验室,成立初期获得了多位国际免疫界著名学者的指导和关注。2014年12月,王学浩院士团队在全国开展首例“Treg诱导肝移植患者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
  王学浩团队介绍说,该研究实施至今已经两年,I期治疗的17位患者中部分患者已实现临床撤药,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该项目如能实现将会是移植免疫治疗的突破,最终使患者减用甚至停用免疫抑制药物成为可能。除解决排异反应带来的问题,未来还可以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红斑狼疮、I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南京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99次访问,全刊已有8111036次访问